自然资源情报

低效用地再开发

  • “预设-执行”协同的低效工业片区盘活路径研究——以无锡市黄金湾科创园为例

    闵锐;杨文意;

    低效工业片区的盘活利用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城市发展与产业优化的关键议题之一。无锡市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部分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低效工业用地亟待盘活焕新。为了增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优质产业要素供给,本文以无锡经济开发区黄金湾科创园实践为例,在剖析园区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合理借鉴广东省低效工业盘活路径,总结提炼“产业规模保障、产业集群构建、资源优化配置”三点经验,围绕规划与实施深度融合,明确“预设执行”协同的低效工业片区盘活路径:在规划预设环节,完成产业空间“赋值”,其中总体规划明确产业规模底线、把控产业形态方向,城市设计导控空间格局、控制界面形态,详细规划稳定用地布局、制定管控规则;在盘活执行环节,实现土地资源“显值”,在厘清资源底图底数、建立动态维护机制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征收拆迁计划、明确土地供应安排及路径。以期为相似低效工业片区盘活提供科学参考和实践经验。

    2025年08期 No.296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不动产登记

  • 集体土地征收涉及未登记房屋类型及其补偿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蒋海宁;于涛;马蓉;蒋博;周茜;李然;敖宇婷;

    目前各地普遍存在集体土地上未登记房屋补偿安置的问题,对于此类房屋“认不认,补不补,如何补”也都存有疑虑,开展未登记房屋补偿安置方法研究对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完善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现有补偿做法,围绕未登记房屋客体、权利主体和补偿方式三方面构建了集体土地上未登记房屋征收补偿的逻辑框架,并以南京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只有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属于农业户口居民,其房屋才可纳入合法建筑认定范畴;土地征收主体不属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不应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不发放失地农民社保;198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生效之前建成的属于历史遗留建筑,可正常补偿,其后建成的程序性违法建筑,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三证存一,即可认定为合法建筑,而实质性违法建筑一般不予补偿。本研究可为出台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No.296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海洋强国建设

  • 日本海洋立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刘明洲;郭振华;肖宇评;张宇;

    日本作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岛国,历经数十年构建了以国家海洋战略为引领、以《海洋基本法》为纲领、覆盖领域广泛且配套实施计划健全的海洋法律体系。其经验突出体现为以纲领性法律确立“认识、保护、利用”并重的核心理念和综合政策框架,设立由首相领衔的高规格“综合海洋政策本部”进行统筹协调,制定并滚动更新《海洋基本计划》,确保法律有效施行,我国的海洋立法虽然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与日本相比,还存在着海洋立法单一分散、系统性不强、法律效力偏弱、覆盖领域不全等问题。为健全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法律体系,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加速制定《海洋基本法》,明确国家海洋战略目标、基本原则与核心政策框架;系统完善配套法规,填补关键领域立法空白,及时修订《海域使用管理法》等;设立中央高层次涉海事务协调机构,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决策与执行效率;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在坚决维护主权权益的同时,强化国内法在公海、深海等领域的域外适用效力,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2025年08期 No.296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能源资源安全

  • 自贡地区卤水型锂资源特征及开发对策建议

    喻廷旭;刘加杰;谭节庆;魏文金;尹中山;王鹏;

    四川省深层地下卤水主要分布在川南自贡、川东北达州和川中邛崃等地。其中,自贡地区深层地下卤水中锂、硼、溴等品位好,综合利用价值较高。卤水富集区预测潜在矿产资源约29.15亿m~3,具备碳酸锂规模化生产及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的资源潜力;储卤层埋藏深度普遍小于2000 m,勘探成本和开采难度相对川东北达州地区较低,且具备可利用历史采卤资料、废弃卤井、产业基础等优势,快速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但自贡卤水锂资源开发面临资源储量不清、采卤试验欠缺、消纳能力有限等问题。本文提出制定卤水锂资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卤水资源勘查力度、加强卤井产能提升和综合利用试验研究等建议,可为后续自贡地区深层地下卤水锂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8期 No.296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自然资源人才发展

  • 自然资源部门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研究

    张天宇;刘阳;胡利哲;

    国家高度重视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将其作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自然资源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本文基于44家自然资源部门事业单位的实证数据,运用政策文本分析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自然资源部门职称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实施现状,综合分析了改革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为自然资源部门职称评审制度的持续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助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和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改革进程中,职称评审标准逐步优化,评价机制日益创新,评审管理服务不断改进,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修订评审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完善管理服务,以构建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公正的职称评审体系,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营造尊重知识与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期 No.296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自然资源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特征分析研究——以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为例

    张丹凤;米捷;陈成;于海跃;陈卉;

    青年科技人才是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探究其成长规律对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67位2022—2023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为对象,采用履历分析法,从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工作经历、获奖情况、成长周期、专业专长及代表性成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领域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过程、共性特征。研究发现,获奖者呈现五大共性特征:一是优异的高等教育背景,91.0%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73.2%毕业于985、211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为科研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良好的工作环境,89.6%任职于高等院校或自然资源部直属单位,38.8%聚集于北京等科研资源密集地区,依托先进设施和项目支持加速成长;三是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占比89.6%,女性仅占10.4%,反映出科研领域性别结构失衡问题;四是突出的成长关键期,平均成长周期为11.5年,35~45岁阶段创新成果集中涌现;五是代表性的成果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找矿突破、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成效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助力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No.296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自然资源要素配置

  • 关于珠三角地区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政策优化研究

    谭丽萍;李哲;毕云龙;李颖;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土地资源普遍短缺,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将是未来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保障经济发展空间需求的重要路径。本文总结了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的政策脉络,梳理了珠三角地区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的特点和盘活成效,对其土地盘活利用存在的新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的布局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盘活难度较大。加之集体经济组织观念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盘活方向和力度容易产生偏差。最后基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从土地更连片、产权更清晰、利用效率更高、监管更全面的角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分类、分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坚持政策底线,灵活发挥各类政策工具的最大效应;健全集体建设用地监管制度,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2025年08期 No.296 44-4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农村土地流转:内涵辨析、机制障碍与推进路径

    李凤梅;刘丹彤;

    “农村土地流转”从字面上理解,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的农村地区和城市郊区的农用地和非农用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流转的行为,以及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和非农用地转为农用地的行为。为了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区分并避免使用上的混乱,“农村土地流转”应在狭义上界定,即等同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农村和城市郊区农民集体所有且由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在坚持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保留承包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把经营权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的行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面临三方面机制障碍: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熟人社会限制了农民流转土地的范围和收益;土地流转供需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支持不足极大地束缚了土地流入方的经营规模。因此,应当从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宣传、深化农村土地流转组织支持、改善对农民的金融支持等方面破解机制障碍,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2025年08期 No.296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土地板块需求价值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杭州市人房地一体化智慧平台数据

    毛珍珍;朱雨琛;周海伟;

    为了科学研判城市土地市场的供需动态及其内在规律,本文根据城镇土地开发利用理论,采用熵权法(客观赋权)与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相结合的综合权重赋值策略,构建了一个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城市土地需求价值综合评估模型。基于这一模型,本研究充分利用杭州市人房地一体化智慧平台所汇聚的多源、实时、高精度城市运行数据,选取杭州市区范围内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板块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计算,精准测算了各板块的土地需求价值指数,并进一步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这些板块进行了科学分类与特征识别。同时,还引入了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杭州市多个板块的土地需求价值及其核心驱动指标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土地需求价值空间分布格局与杭州市土地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高度吻合,有力验证了该模型良好的现实解释力与实际可操作性;不同板块间的土地需求价值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且关键指标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互动关系。

    2025年08期 No.296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下载本期数据